“绿色氢气”是解决未来能源利用的关键一环,也是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的一个推进器。
(来源:微信公众号“欧洲海上风电”ID:EU_offshore 作者:Eric)
众所周知,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全球变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危机,减少碳排放、降低碳化石能源使用比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是大家达成的共识,其中发展氢能也是能源转型技术路线年,我国长期的科学发展纲要里面就对氢能进行了规划,后来中国制造2025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上也把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了一个发展的主要方向,随后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里,也包括了氢能和燃料电池应用。特别是2019年的两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明确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更是掀起了国内氢能发展的高潮。
本号也早已关注氢能利用,推出多篇风电和氢能的结合利用、“绿色氢气”的文章。在今年1月阿布扎比举行的IRENA大会上,一个小组讨论认为“绿色氢气”可能是未来五年制氢方式中最环保、最有前景的,本号也认为发展“绿色氢气”大有可为。不过说得这么热闹,什么是“绿色氢气”呢?氢气怎么用呢?未来前景如何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
氢气是无毒、无色气体,它是最地球上丰富的元素。据估计,氢原子约占宇宙总质量的四分之三。氢气除了用于我们所了解发电、交通燃料等方面外,它还被广泛用作炼油,氨和甲醇生产以及钢铁制造中。每年全球对氢气的需求为7000万吨。随着未来氢能利用终端的增加,预计对于氢气需求量还有增长空间。
地球上没有天然氢沉积物,一定要通过化学方法将其从其他化合物中提取出来,主要有甲醇制氢、水电解制氢、天然气制氢三种制氢方式。当前,绝大多数工业氢是通过称为蒸汽甲烷重整(SMR)的过程从天然气中产生的。
小知识SMR:天然气制氢,又名烃类蒸汽重整制氢技术(Steam Methane Reforming),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天然气中烃类成分与蒸汽反应,生成含氢混合气,并经过一系列的换热冷却,最终与杂质气体进行分离得到满足用户想要纯度氢气的过程。变压吸附技术(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是根据不同吸附剂在不同压力下对不同气体的吸附能力的不同而对吸附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最终进行提纯氢气的技术。甲烷蒸气重整制氢(SMR)方程式如下
由于这类氢主要是通过碳氧化合物生产,即天然气和煤炭,因此,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对环境不友好。因此这样的形式生产的氢气也被称为棕色、灰色或者蓝色氢气。据统计,2017年,全球氢气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了整个德国和全球航运业的排放。
此外,鲜为人知的是,甲烷本身造成全球变暖潜力是二氧化碳的85倍,因此,SMR工艺从其来源直至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的任何少量气体泄漏也是造成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主要的因素。使用SMR工艺制氢对环境影响很大。
除了上面说的制氢工艺,氢气也能够最终靠电解水(使用电流将水分解为氢和氧)来产生。任何资源生产的电力都能用来电解水制氢气,如果此时使用的电能是由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例如太阳能或风电)产生的,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将基本上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因此我们把这种方式生成的氢气叫“绿色氢气”。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制氢过程示意图如下.
到2019年底,全球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累计装机容量约为1251吉瓦,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的激增,它们已经,并且将继续慢慢的变便宜。如,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太阳能市场,目前购电协议(PPA)普遍低于每兆瓦时(MWh)25美元。在全世界内,我们一般会看到最低PPA的记录。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间歇性问题再加上PPA价格下降,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价格为负。但是,”绿色氢气“可帮助缓解甚至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绿色氢气”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配合可以弥补发电间歇的问题,起到”削峰填谷”作用,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此外,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气也可以在大型罐中长期存储,以便出售给工业应用,或者作为居民终端燃料使用。为太阳能和风电项目提供额外的盈利机会。
尽管”绿色氢气“目前缺乏成本竞争力,但预测将来仍将是一个增长的市场。这也是怎么回事看到某国虽然退出巴黎协定,但还是要支持”绿色氢气”的原因。总的来看,从2000年到2019年底,共部署了253兆瓦的绿色氢气项目。但到2025年,全世界内将会再部署3205 兆瓦的绿色氢气项目,较此前增长了1272%。
虽然过去几年,“绿色氢气”市场规模较小、成本比较高,但是未来在东亚地区以及国际投资者的推动下,将促成2019-2025年市场规模大幅地增长。到2025年,尽管“绿色氢气”的竞争力如何还不好预测,但是随着一些重点、试点项目的上马,以及今后项目规模化的发展将助力“绿色氢气”成本下降,挑战现有传统能源的主导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18日,国家电投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基于安全高效储氢的氢气生产及利用系统终止采购。
近日,德国西门子能源在法国西部成功进行了实验,首次在工业燃气轮机中实现100%氢气燃烧,这一创举有望为基于氢能源大规模储存项目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全球有许多生产商表达过将工业燃气轮机改装为100%氢气运行的意愿,西门子能源的SGT-400成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燃气轮机。该名为Hyflexpower示范项目在法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润土投资Portfolio「东德实业」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举行了开工仪式。该产业园是全区首个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同时也是2023年山东省和烟台市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可实现年产值17亿元。此项目大多数都用在建设厂房,一期项目投产后形成年产氢气循环系统6万台、空压机6万台
10月9日,中国石化全国首座加氢仿真实训基地在广东建成。锚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中国石化正加快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产氢、运输、检验、存储、销售打造一体化全产业链。在有序推进加氢业务的过程中,人才储备无疑是重中之重。2022年初,为解决临氢环境下员工实操的培训难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委托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7日,河北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加氢站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加氢站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加氢站工作。加氢站只允许通过加氢机向汽车储氢瓶加氢,禁止向其他容器加氢,禁止
氢能源产业链用“绿色”制造“绿色”陕西作为能源大省,近年来,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氢能产业,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氢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燃烧过程只产生水和能量,对环境没污染。但是氢能源产业链如何能做到更加“绿色”,则需要结合实际,发展不同的技术路线。榆林是国家
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氢能高压气氢事业部成功下线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并实现批量生产。此次下线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刷新了国内高压氢气运输装备运载量的新纪录,国内高压气氢的经济运输半径成倍提升,运氢成本将大幅度降低。目前,氢能储运作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
正值乌拉圭工业、能源和矿业部长奥马尔·帕加尼尼访华之际,乌拉圭驻华大使馆于7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帕加尼尼在接受中新网记者提问时表示,乌方愿与中国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的投资、科技与贸易方面做合作,共同推进全球脱碳进程。据乌拉圭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马丁·奥兰多介绍,今年是乌中建交35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哈电汽轮机负责供货的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项目2号9HA.01燃机,在哈电通用(秦皇岛)有限公司完成总装发运。该项目采用的9HA.01重型燃气轮机,燃机发电功率436兆瓦,联合循环发电效率超63%,机组具有出力大、效率高、排放低、且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可极大降低施工建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外国媒体报道,8月29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将利用食物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来生产清洁氢气。现代集团旗下现代工程建设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未来两年Sudokwon垃圾填埋场管理公司将提供生产的沼气,每天可生产216公斤绿色氢气,可以为现代公司34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无论是作为季节性能源储存还是零排放航空的巨大希望,氢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路径。同时,氢已经是化学行业的一种重要商品,目前该行业是德国最大的氢气用户。2021年,德国的化工厂消耗了110万吨氢气,这相当于37太瓦时的能源,约占德国氢气使用量的三分之二。(来源:微信公众号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下达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中国能建华北院牵头申报的《电力制氢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正式立项。《电力制氢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用于指导和规范风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水电解制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
10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方案》提出,建立灵活共享的智能用能设施网络。新建公用(含专用)充电桩3万个以上,完成150个以上老旧小区电力扩容升级改造,累计增设20万个以上智能充电桩,试点部署电动车反向充电新型装置。积极发展
2023年10月16日,全球首台(套)200Nm/h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项目验收、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出席会议,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作为本次验收、鉴定专家组组长。该项目由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体负责,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研
10月16日,秋高气爽,上海交大农学院金山现代农业科技园,20KW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设施安装调试完成,真正开始启动!该项目首次采用光伏发电+制氢+储氢+智能热电联供,为基地智能大棚,提供热量和电力需求,项目最大可提供480KWH/日电量和648kws热量,年最大减少CO2排放174.6吨,年节约天燃气及电费24.5万。
连日来,辽宁华电铁岭25兆瓦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作为辽宁省第一个风电离网制氢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筹建开始一直受到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格外的重视和全力支持。目前工程整体进度完成超过45%,预计11月底将制出辽宁省第一罐绿氢。“我们的项目今年立项,随后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斥资70亿美元在全国启动七个区域清洁氢中心(H2Hub),以加快低成本清洁氢可以在零碳或接近零碳排放的情况下生产,对实现拜登政府的气候和能源安全目标至关重要。在两党基础设施法的资助下,七个中心将启动一个由清洁氢气生产商、消费者以及连接基础设施组
在政策加持下,烟台市氢能产业将迈向发展新阶段。10月8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印发《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氢能纳入区域能源体系及多种能源协调发展的策略,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11日,内蒙古工信厅公布了对民建内蒙古区委《关于加快氢燃料重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答复,内蒙古工信厅表示,根据工作规划,充分的发挥政府对氢能产业中清洁能源制氢、氢储运、氢加注、氢燃料电堆等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将加强补贴政策支持,工信厅会同财政在区内按比例匹配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9日,东岳集团旗下氢能园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环评公示,该项目建筑设计企业为山东东岳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内。据了解,东岳研究院氢能园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拟新建光伏发电设施及配套电储能设施,其中光伏设施增补约394kW
10月10日,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制氢”耦合化工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国华投资(氢能公司)宁夏分公司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枣泉加氢站建成中交,至此,该项目所含两个加氢站(永利加氢站和枣泉加氢站)已全部顺利中交。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与化工、交通多场景一体化协同耦合商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潞安化工天脊集团官宣,截至10月4日,合成氨装置产氨制氢首次实现连续平稳运行300天。据了解,自2022年12月9日到2023年10月4日,合成氨的项目气化炉四炉并运率99.59%,合成氨装置负荷率98.74%。而合成氨装置是天脊集团生产的核心装置之一,该项目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产品,同时进行
近日,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获悉,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所提出的氢能交通发展应用解决方案成功进入“UNIDOGlobalCall2023全球方案征集活动”第二轮,本轮仅有60名入围者。“UNIDOGlobalCall2023全球方案征集活动”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北京)牵头,携手投资与
2020年10月,斗山创新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电推进技术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共同签署了“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合作开发备忘录”。基于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在“分布式电推进飞机混合电源系统能量优化管理策略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分工协作,整合项目所需各种资源,共同推进西北
10月17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京拜会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双方就落实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2030愿景”深度对接,深化新能源、绿氢、水利、生态环保、园区开发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同打造全
10月9日,在北京市大兴区京东物流亚洲一号院内,北京青流氢能源有限公司与京东物流顺利完成了第一批18T氢燃料电池物流车交付,开启了双方战略合作的新篇章。北京青流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青流”)成立于2022年04月15日,由聚源动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独资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低碳等优点,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市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培育的重要板块,但氢气属危险化学品,火险等级高(甲A类),爆炸极限宽(4.1%-74.1%),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发生爆炸,在生产、储存、运输、加注、使用环节均存在较高的爆炸风险。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17日,京电设备公司举行氢能装备发展论坛暨1500标方碱性电解槽发布会。中能装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悦民在讲话中指出,公司依照“三新”能建发展要求,立足“一个中心、两个支撑点”,围绕“两个一体化”的核心产品制造与系统集成,积极地推进氢能领域核心
10月8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兴国精密机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国公司)了解到,今年公司与上海大学联合建造了我国首台套以“40立方米可解剖试验炉”为核心的富氢低碳冶炼大科学装置,形成车载高压供氢——卸压喷吹——氢冶金联用平台,填补了国内没有专业化试验高炉的空白。上海大学教授张玉文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润土投资Portfolio「东德实业」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举行了开工仪式。该产业园是全区首个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同时也是2023年山东省和烟台市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可实现年产值17亿元。此项目大多数都用在建设厂房,一期项目投产后形成年产氢气循环系统6万台、空压机6万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3年10月17日,八师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八师石河子市推进氢能源产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原文如下:八师石河子市推进氢能源产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兵团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巩固提升师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推动氢能源、氢燃料电池、氢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工程进度已完成60%,预计12月31日前竣工验收投产,年产值可达150亿元,将有力带动六枝地区煤炭产业的升级发展,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氢能产业‘零的突破。据了解,贵州美锦“煤—焦—氢”项目建设总投资100亿元,规
10月16日上午,在吉林省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和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的共同见证下,白城市人民政府和上海电气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风电、光伏、高效清洁能源、氢能、储能电池等多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洮北区委书记张伟出席。根据协议,双方以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