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度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在20世纪初期合成氨工业便已形成,但当时的氨主要是作为火炸药工业的原料,为战争服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合成氨开始转向为农业、工业服务,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氨的需求量日渐增长,近30年来合成氨工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产业链来看,合成氨上游为原料,最重要的包含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等;中游为合成氨的生产,而生产合成氨的方法主要区别在原料气的制造,其中最广泛采用的为蒸汽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下游则是合成氨的应用,主要可大致分为两大领域,一是应用于化肥工业,用来生产氮肥和复合肥料以外;二是应用于化学工业,,成为无机和有机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合成氨工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并已变成全球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但2010年以来我国合成氨产能过剩率便超过30%。合成氨工业是消耗能源的大户,全球有约10%的能源是用来生产合成氨。因此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节能减排压力也给到了合成氨行业。2016年我国工信部印发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明确,原则上不再新建以无烟块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且合成氨行业主要以去产能为主基调。
“十三五”期间,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要求合成氨行业淘汰落后以及过剩产能不可以少于1000万吨,因此近年来我国合成氨产能逐年减少。依据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我国合成氨产能分别约为7310万吨、7156万吨、6768万吨、6689万吨、6619万吨和6357万吨。其中以2017年其产能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同比降速约为-5.42%。从我国合成氨行业产能变动情况能够准确的看出“十三五”以前我国合成氨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产量变化来看,“十三五”以来伴随着我国环保限产以及合成氨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2015年到2018年期间合成氨的产量呈现年年在下降态势,2017年我国合成氨产量下降至4946.3万吨,同比下降增速高达-13.35%;2018年合成氨产量达到最低位4587万吨。不过在2019年之后,随着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效的初显,合成氨产能开始慢慢地回升。2020年随着合成氨产能减少了超过1000万吨的十三五目标的完成,行业淘汰的落后产能数量开始减少,2021年我国合成氨新增产能约497.47万吨;另叠加2021年国内疫情的好转,合成氨行业开工整体偏高,产量也出现大幅度增长,2021年我国合成氨产量约为5909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15.48%。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需求端来看,氨主要可当作“化肥氨”和“工业氨”,其中“化肥氨”部分均占70%,其中尿素占比最大约68%。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受到我国化肥价格的支撑,我国合成氨需求整体呈现扩大态势,近日国际尿素价格更是大涨920-1374元/吨,因此预计未来我国合成氨消费量将继续扩大。从我国合成氨表观消费量来看,2017年我国合成氨表观消费量约为5017.62万吨,2018年尽管其表观消费量出现小幅度下降,但随后又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到2021年我国合成氨表观消费量约为5989.64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14.5%。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综合上诉我国合成氨供给端和需求端来看,能够准确的看出我国合成氨行业产量一直低于其表观消费量,因此每年我国都需要依赖进口来完全满足国内合成氨的需求。从近五年我国合成氨进口情况去看,进口量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合成氨进口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7年我国合成氨进口量约我71.9万吨,到2020年便增长至115.4万吨;然而到2021年随着国内合成氨产量的增长,其进口量便下降至80.9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进口金额方面来看,2017年到2021年我国合成氨进口金额从22212万美元增长至40263万美元。而且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2021年尽管行业进口量较2020年出现下降,但其进口金额较2020年则是呈现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受到2021年国际天然气供不应求影响,使得合成氨进口均价上涨。2021年2月合成氨进口均价约为329美元/吨;到12月便上涨至777美元/吨,番了两倍多;进入2022年,其进口均价持续上涨,2022年2月我国合成氨进口均价更是上涨至约992美元/吨,较去年同期番了三倍。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出口情况去看,近年来尽管合成氨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对比进口数据,我国合成氨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远低于进口量和进口金额。2018年我国合成氨出口量约为1150吨,出口金额约为224万美元,同期我国合成氨进口量约为93.3万吨,进口金额约为33779万美元;到2021年我国合成氨出口量增长至2179吨,出口金额增长至339.8万美元,同期我国合成氨进口量下降至80.9万吨,进口金额则增长至40236万美元,可见合成氨出口数据几乎是显得微乎其微。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综合我国合成氨进出口情况去看,当前我国合成氨行业对外贸易额整体得到增长。贸易逆差方面,尽管进口金额和出口金额均呈现的增长态势,但出口金额的上涨的速度远不及进口金额的上涨的速度,所以近几年我国合成氨行业贸易逆差在逐步扩大。2017年我国合成氨贸易逆差额约为21821万美元,到2021年便增长至39923万美元。从我国合成氨贸易逆差同比增速来看,出近两年其增速较2018年出现显而易见地下降,由此说明我们国家近两年合成氨贸易逆差扩大速度较2018年出现有所放缓。
资料来源:中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伴随着“十三五”的结束,我国合成氨产能结构调整优化取得一定成效,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新增产能也逐渐释放,产量逐渐回升以此满足国内,因此进口量逐渐下降。根据2022年数据分析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合成氨进口总量达7.96万吨,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77.55%;出口总量约0.039万吨,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43.48%,能够准确的看出今年一季度行业进口总量下降幅度要大于出口总量下降幅度。
当前,国内外绿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较大发展,我国绿氨项目也正处于试验和开发阶段。在国家政策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生产合成氨的发展背景下,行业节能减碳改造和绿色工艺升级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在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中提出,开展绿色低碳能源制合成氨技术探讨研究和示范。绿色技术工艺:优化合成氨原料结构,增加绿氢原料比例,目标到2025年,合成氨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从2020年的7%提高到15%。未来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我国合成氨将新增更多的绿色节能产能装置,行业产量也将一直增长,行业对外贸易额将继续增长,且出口比例或将逐步扩大,进口量及进口金额上涨的速度或将放缓,长远来看,未来我国或将凭借着绿氨的发展使得行业贸易逆差逐渐缩小。(L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