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个世纪里,航运一直都是长距离大量运送货物最经济高效的方式。船舶是现代经济的“动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区间、大洲间的海上贸易,推动经济稳步的增长,但海运船舶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航运业可通过替代船用燃料实现脱碳,其中,清洁氢气制取的绿色氨就是有前景的替代燃料。
(来源:微信公众号“彭博新能源财经” ID:BloombergNEF 作者:BNEF)
航运业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2.1%。国际能源署(IEA)预测,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未来二十年全球航运业能耗增长超过25%。
与公路货运不同,目前很难确定全球航运业会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脱碳。沿海水域的短途货运船和游轮之类的专用船舶可能通过电气化或转用生物燃料实现脱碳,但商用船实现大规模脱碳可能需使用氨燃料。氨的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若通过清洁氢气制备氨气(即“绿色氨气”),则氨气将是接近零排放的燃料。由于氢气密度低,不太可能直接作为燃料使用。
目前,业界已经在开发氨动力船,但其成本高昂,且未来法规尚不明确,推广因此受限。若航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制标准收紧,则绿色氨气成为替代船用燃料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假设超低硫燃料油价格范围为30-100美元/桶,发动机和船只成本不变,为推广绿色氨的应用,2030年碳价须在108-227美元/吨二氧化碳之间,2050年在27-145美元/吨二氧化碳之间。
如果政策到位,2050年航运业用于制氨的绿氢需求范围为600-3600吨 /年。假设在某地区航运法规的推动下,氨能满足船用燃料需求的10%,则航运业用于制氨的绿氢需求范围为600吨 /年;假设政策推动下,航运业将于2070年实现零碳排放,则2050年全球大部分船舶(58%)需通过绿色氨气提供动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0月20日,开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通知,设立氢能事业部和氢压缩机研究所,旨在整合资源,提升效率,迎接“氢能社会”建设“风口”的到来。在节能减排,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正在加速走进人类社会。人类使用能源历经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最终来到氢气。由于使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产的
日前,西班牙和荷兰有关方面宣布,就逐步加强氢能领域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两个国家将围绕毕尔巴鄂港和阿姆斯特丹港之间可再生氢走廊的发展开展合作。两国共同发布的新闻稿表示:“谅解备忘录规定,各方将合作开发可再生氢供应链,重点是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生产,并通过阿姆斯特丹港出口到荷兰和欧洲
韩国浦项制铁(POSCOHoldings)已迈出在澳大利亚西部生产绿氢的第一步,生产的氢将用作环保钢铁原材料——热压铁(HBI)。热压铁(HBI)是类似于煤块的产品,通过铁矿石中除氧制成。是高品质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2023年10月12日,浦项制铁和法国跨国公用事业公司Engie签署联合研究协议。协议包括启动绿氢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18日,国家电投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基于安全高效储氢的氢气生产及利用系统终止采购。
近日,德国西门子能源在法国西部成功进行了实验,首次在工业燃气轮机中实现100%氢气燃烧,这一创举有望为基于氢能源大规模储存项目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全球有许多生产商表达过将工业燃气轮机改装为100%氢气运行的意愿,西门子能源的SGT-400成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燃气轮机。该名为Hyflexpower示范项目在法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润土投资Portfolio「东德实业」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举行了开工仪式。该产业园是全区首个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同时也是2023年山东省和烟台市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可实现年产值17亿元。此项目大多数都用在建设厂房,一期项目投产后形成年产氢气循环系统6万台、空压机6万台
10月9日,中国石化全国首座加氢仿真实训基地在广东建成。锚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中国石化正加快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产氢、运输、检验、存储、销售打造一体化全产业链。在有序推进加氢业务的过程中,人才储备无疑是重中之重。2022年初,为解决临氢环境下员工实操的培训难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委托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7日,河北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加氢站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加氢站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加氢站工作。加氢站只允许通过加氢机向汽车储氢瓶加氢,禁止向其他容器加氢,禁止
氢能源产业链用“绿色”制造“绿色”陕西作为能源大省,近年来,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氢能产业,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氢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燃烧过程只产生水和能量,对环境没污染。但是氢能源产业链如何能做到更加“绿色”,则需要结合实际,发展不同的技术路线。榆林是国家
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氢能高压气氢事业部成功下线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并实现批量生产。此次下线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刷新了国内高压氢气运输装备运载量的新纪录,国内高压气氢的经济运输半径成倍提升,运氢成本将大幅度降低。目前,氢能储运作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
正值乌拉圭工业、能源和矿业部长奥马尔·帕加尼尼访华之际,乌拉圭驻华大使馆于7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帕加尼尼在接受中新网记者提问时表示,乌方愿与中国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的投资、科技与贸易方面做合作,共同推进全球脱碳进程。据乌拉圭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马丁·奥兰多介绍,今年是乌中建交35周
因氨需求持续疲软,ICIS(独立商品情报服务企业-IndependentCommodityIntelligenceServices)数据西北欧氨制氢估价继续下路,自6月下旬以来首次跌破10欧元/公斤大关。据ICIS数据,西北欧氨制氢估价进一步下降0.07欧元/公斤至9.99欧元/公斤,现在比10月初的评估低2.50欧元/公斤以上,缩小了对荷兰低碳制
澳大利亚首个利用可再生氢对现有氨气工厂进行脱碳的大型项目即将启动,澳大利亚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署(以下称:ARENA)支持了布里斯班吉布森岛的前端工程和设计FEED研究。ARENA代表澳大利亚政府近日宣布和IncitecPivotLimited(IPL)合作,为FortescueFutureIndustriesPtyLtd(FFI)提供1370万美元项目支持资金。开
据世界天然气4月22日消息称,日本能源公司新日石、杰拉和JFE将研究在神奈川县京浜地区建立氢气和氨气接收供应基地的方案。三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开始详细讨论在神奈川县开发该供应项目的可能性。氢和氨作为下一代清洁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技术开发正在进行中。为了在发电厂大规模消耗这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氨气在线自动监测技术方面的要求》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氨气在线自动监测技术方面的要求》是针对污染源脱硝治理效果及烟道中过量氨气连续监测设备技术方面的要求文件,适用于有脱硝治理设施的排放源及其他有氨排放的工业公司氨逃逸排
日本从澳大利亚海运液氢一事,被认为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意味着全球大规模氢贸易的开端。可是没有想到遭到各种批评,有的人觉得这是日本搞碳排放转移,还有专家觉得日本这是有钱闲得慌,因为液氢长距离运输,非常昂贵,是巨大的金钱浪费。与其运输液氢,为何不运输氨?1月21日,由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制造的全
韩国电力公社和韩国电力研究院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完成氢气和氨气供应及安全设备、燃烧试验装置等设备建设组装。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检验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吸取3.21事故教训,保障夏季生产安全运作,2020年4月29日下午,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组织“氨站氨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演练”。铜山区应急管理局两位领导出席此次演练,EHS部长杜长明、发电部副部长汪永利、物业公司
STFC支持的一个如何利用氨气使氢成为可持续能源的研究项目获得了25万英镑的政府资助。作为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BEIS)氢供应竞赛的一部分,科学和技术设施理事会(STFC)、Ecuity、Engie和西门子共同建立的伙伴关系获得了资助。该伙伴关系旨在帮助英国减少国家能源系统中的碳使用,以帮助实现其净零碳
前言:储能系统可说是让再次生产的能源风行全世界的功臣,使间歇性绿能系统不受天气影响,即使遇到无风或日照较少的日子,人们也有源源不绝的能量可使用。而储能选项繁多,各国科学家与能源大厂仍不断探索。氨(Ammonia,NH3)为肥料的重要成分,约80%的氨拿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除此之外,氨也有其他功用,
日前,西门子公司在英国牛津郡开展了150万英镑的试点项目,全球首次将氨作为一种新的储能形式。这家德国工业公司希望证明,农业化肥原料能成为与锂离子电池一样的储能方法。一种常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化合物有几率会成为帮助世界增加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消费的答案。日前,西门子公司在英国牛津郡开展了150万英镑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4×130t/h锅炉的除尘系统改造工程启动招标,标段合同估算价为1600万元。本次招标范围为4台锅炉所配备的电袋除尘器(1+3的组合模式即1个电场加三个滤袋场,电场又分前后区)的设计、采购、安装等工作。
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风电和制氢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采购结果公告
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领域,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及消费国。根据毕马威发布的报告,从全世界来看,2021年绿氨市场规模约为3600万美元,2030年预计将达到54.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74.8%。日前,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日产1800吨绿氨项目完成签
近日,中船风电签约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项目,根据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中船风电公司将在通辽“十四五”期间有序落实资本预算,助力通辽打造蒙东氢能装备制造、高端铸造及氢能制储运用科研示范基地。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孟宪东带队赴北京市考察对接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与中船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三一重能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将建设大兆瓦智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9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能200万千瓦大兆瓦智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主机、叶片)、50万千瓦风储新能源项目及10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项目,配套集控及大数据中心、碳管理
11月18日,2022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辽宁沈阳开幕,大会举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国能建3个项目被列为大会重点项目签约。辽宁铁岭开原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由风电、压缩空气储能、电解水制氢三个模块组成,总投资额约为105亿元;中能建辽宁台安县新能源制氢制氨项目年产5.6万吨电解水制氢、3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能源年》11月16日东京报道,日本最大的勘探与生产企业Inpex宣布,该公司已对日本新潟县的钻探作业和氢氨设施的建设做出了最终投资决定。位于柏崎市平井地区的柏崎清洁氢/氨项目将看到,Inpex的Higashi-Kashiwazaki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通过现有管道输送到一个新的年产700吨的氢气设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编译自TerrestrialEnergy)2022年6月9日,加拿大陆地能源公司(TerrestrialEnergy)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将与KBR工程公司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利用一体化熔盐堆(IMSR)制造氢气、氨气的可行性。2021年11月,陆地能源从美国能源部获得300万美元资金,用于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独家获悉,近日,智利公布了一个大型风电-氢-氨项目,建设10GW风电规模用于在南部地区生产制造绿色氢气及氨气,项目将于2025年开始建设,并在2027年开始生产氢气、氨气。
日前,来自新加坡的能源企业EnterprizeEnergy和Engie旗下的工程公司TractebelOverdick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联合在北海开发建设一个“一站式”海上平台,利用海上风电制氢和制氨。该平台名为“Energy-Plus”,规划容量400MW,底部为导管架基础,上部平台装设电解槽设备,用来生产绿色氢气并通过管道
日前,来自新加坡的能源企业EnterprizeEnergy和Engie旗下的工程公司TractebelOverdick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联合在北海开发建设一个“一站式”海上平台,利用海上风电制氢和制氨。该平台名为“Energy-Plus”,规划容量400MW,底部为导管架基础,上部平台装设电解槽设备,用来生产绿色氢气并通过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