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闲看00”7月29日在微博上@上海教育,建议在小学中学开展一个活动:洗干净自己再进游泳池。
游泳池是夏天最受喜爱的体育场所,但是每年都有尿素超标的消息,今年也没例外,多地抽查结果为,一些游泳池不干净。
截至目前,杭州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已对338家游泳场所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涉及社会性游泳场所、宾馆饭店内设游泳场所、学校内设游泳场所及小区内游泳场所等各类型游泳场所。
通过检验测试包含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游离性余氯、pH值等项目在内的5128项(次)水质样品,结果显示:合格率98.9%。
但是,仍然有23家游泳场所不合格,主要是水质及卫生管理等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公布的名单,有11家游泳池是尿素或者细菌(比如大肠菌群)的检测不合格了。
据成都传出消息,2018年成都市第一轮游泳场所检查结果中,140家游泳池有30家不达标,根本原因也是尿素、大肠菌群等方面。
新京报新媒体7月25日报道,各地泳池水质良莠不齐,有些地方近年平均合格率不到50%。不合格项目大多分布在在尿素和游离性余氯,个别地区的泳池细菌总数超标。
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方面在对德州2014-2016年的游泳池水质卫生情况分析中认为,泳池抽检尿素含量偏高,大多数来源于于游泳者的分泌物尿液和汗液。
杭州方面介绍,池水中的尿素主要来自于人体的汗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尿素含量过多表明池水的污染程度越高;如果游泳池水中大肠杆菌群数量较多,意味着池水已经受到了人的粪便污染。
2016年8月3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有资料显示,在游泳者中约每20--30人中就有1人在泳池内排尿,尤以儿童比例最高,游泳人数过多或有人排尿可导致池水中尿素超标。
网友“闲看00”发的那这条微博,是呼吁游泳者加强个人素质,以此减轻水质污染。
根本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游泳池水体的更换率。新京报新媒体报道,夏季泳池客流量大,而尿素无法通过过滤及消毒等常规手段去除,只能增加换水频率,才能解决尿素含量偏高问题。尿素含量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水的新旧程度。
这就涉及了经营者的成本压力。根据深圳市某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官网的例子,一个室外游泳池,总容积为2052立方米,规范要求,室外公共泳池每日换水量为泳池容积的10%-15%。有消息称,工商业用水的水价4.10元/立方米,那么,每日的换水水费大约是:2052立方米*10%*4.10元/立方米=800多元,或者2052*15%*4.1=1200多元。一个月的水费是2.4万元--3.6万元。似乎不算太贵。
如果水价执行洗浴业的标准,要高达60元/立方米,会成为游泳池不小的开销。
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梁长玉看了各地网友的议论,认为很难把不讲道德的游泳者揪出来,这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经营者必须承担维护水质的压力。
“按照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游泳池的尿素指标应控制在≤3.5 mg/L。如果经营方不按规定补充新水,尿素浓度就得不到稀释。”梁长玉呼吁各地游泳池自律,每天查验水质,及时换水。
为进一步满足上海嘉定市民低碳环保的出行需求,滴滴共享自行车正式在上海落地。
为了更好地以高质量特色聚集区全方面提升服务经济能级,更有力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上海“四大品牌”打响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依托上海的优势资源,对标美国硅谷沙丘路,虹桥基金小镇应运而生。
电商引发了“剁手”,快递让你爱上“剁手”,而且剁的更加便利;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在你“剁手”便利的背后,那些快递小哥付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