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经国家能源局批准,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L/T2376—2021)公开发布,并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首个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行业技术标准,填补我国发电领域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行业标准空白,加强完善了发电行业碳排放监测核算技术体系,从技术标准层面为我国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了核心基础。
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管控的重点行业,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靠是全国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基础保障。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全面通报了发电行业控排企业碳排放核算数据弄虚作假的明显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发电行业碳排放量核算法的不足。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作为发电行业碳排放监测的重要技术方法,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弥补碳排放核算法的不足,可当作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量和校核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进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碳排放连续监测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和欧盟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火电厂烟气CO2排放连续监测政策法规体系和实施细则。其中,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政策法规规定,受酸雨计划约束的火电机组(发电装机超过25MW的机组)应该要依据40 CRF第75部分要求向EPA报告CO2排放量,燃煤和采用其他固体燃料的发电机组一定要采用CEMS监测CO2;欧盟在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阶段(2013-2020年)明确规定纳入碳市场的企业采用CEMS监测的碳排放量数据等同于核算法计算碳排放量数据。发电行业在2018年启动了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标准制定的相关研究工作。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发函委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开展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这中间还包括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在碳排放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
中电联格外的重视该项工作,牵头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国家电投、粤电等大型发电集团成立专项研究工作组,联合开展CEMS在碳排放监测领域应用研究,编制完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在碳排放监测领域应用研究》并报送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形成的观点和结论对促进我国发电行业碳市场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中国华电及其直属研究单位华电电科院在2017年自主设计建设了行业首个碳排放连续监测实验平台,主要研究烟气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可行性、关键影响因素及相应监测参数不确定度分析,研究结果充分论证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应用于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监测的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可行性,为现场技术示范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华电电科院自2018年底率先系统性开展示范电厂碳排放连续监测的现场研究工作,选定中国华电宁夏灵武、福建可门和江苏句容的4台机组作为示范机组,示范机组有代表性的覆盖不同装机容量、不同监测点位等情况,实现碳排放量实时、准确计量,深入推动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示范,为火电厂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应用和标准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6月,基于前期研究成果,中电联牵头成立标准编制组,组织并且开展《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整体工作由中电联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华电电科院作为唯一技术承担单位具体执行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技术标准调研阶段,为充分掌握国外内技术标准基本情况,编制组组建技术调研组赴美国、加拿大等地与设备厂家、火电企业和政府部门就碳排放在线检测技术开展调研和技术交流,对美国、欧盟温室气体监测政策法规开展了细致全面的梳理;并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对中国华电90多家火电厂的气态污染物CEMS、流速CMS和湿度CMS现状调研,掌握现有CEMS监测条件、监测技术应用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现在的状况,在此工作基础上确定标准重点研究内容。
技术标准编制阶段,以中国华电宁夏灵武、福建可门和江苏句容的4台典型机组作为示范,统筹推进CO2排放连续监测技术应用和现场施工工作,完成调试并开展数据监测,为标准现场验证测试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现场示范电厂建设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沟通交流,持续深化草案的完善工作,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初稿。
技术标准验证阶段,根据现场验证测试方案,选取3家典型电厂多台火电机组开展烟气二氧化碳浓度和烟气流速等监测设备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和内容做现场验证测试工作,研究确定各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初稿,形成中期汇报稿和编制说明。
技术标准评审和征求意见阶段,编制组先后组织两次召开专家评审会,征求意见过程收到146条意见建议,编制工作组对专家反馈意见逐条分析、评估和处理,并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技术标准审查阶段,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行业标准送审稿审查会,25名业内权威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对标准做了详细的质询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编制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做修改,形成报批稿。
技术标准报批阶段,经国家能源局批准,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于2021年12月22日公开发布,并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实施。
2021年生态环境部提出碳监测评估体系的建设任务,并于2021年10月24日真正开始启动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中电联以及中国华电、国家能源和上海电力等发电集团积极做出响应,主动参与,发电行业参与试点共计18家火电厂22台机组,以《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L/T2376—2021)为技术标准高质量推进碳监测试点工作。
中国华电选取10家火电厂12台机组作为试点机组,涉及的6家区域公司和10家试点企业作为试点具体落实现场实施;在技术路线上,按照全面性、代表性、可行性原则,科学选取10家火电企业的12台火电机组作为试点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工作,结合碳监测试点二氧化碳浓度和流速研究需求,将试点机组分为四类,针对不一样试点机组,制定差异化的监测技术路线,开展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烟气流速测量原理、进口和国产仪表性能对比研究;在工作方法上,按照“一厂一方案”的原则制定各试点企业技术方案,统一进行二氧化碳监测成套设备选型及采购,明确技术指标验收、运行维护、定期校准校验,核算法关键数据实测,监测数据定期报送要求,确保监测数据质量。
截至目前,在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和中电联指导下,发电行业参与试点的18家火电厂22台机组已全方面开展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为发电行业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推广应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也是我国高质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发电行业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作为碳排放量计量的重要手段和核算法的重要补充,其技术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全方面推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完善发电行业碳排放监测核算技术体系,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发电行业的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0月18日,国华能源公司董事长任玉亭一行到陕西环保集团交流座谈,陕西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郝军亮出席会议。郝军亮在简要介绍陕西环保集团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及各板块业务开展近况后指出,国华能源公司作为大型央企下属公司,在新能源开发及应用、项目投融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具备行业领先
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规范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现将2023—2025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工作的通知》(点击阅读),这份通知加附件的页数居然超过了一百五十页,实数罕见。由于内容太多,没法一一解读,所以我先挑重点的说说,等有空再做细部介绍。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即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15日,沙雅县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据了解,项目充分的利用沙雅县良好的新能源资源禀赋,规划装机250MW光伏+50MWh电化学储能,项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绿电4.4亿度,对应节约标煤13.4万吨,减少碳排放0.5万吨,贡献税收1200万元。项目
10月13日,湖北襄阳供电公司员工张鹏超通过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查看企业客户的碳排放情况。“这样的平台能显示电子设备制造业、氟化工行业、钢铁生产行业、水泥生产行业等24个行业的企业碳排放总体情况。通过平台,我们能实时掌握企业相关碳排放设备的管理上的水准,帮企业及时作出调整生产经营安排,助力企业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就《福建省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根据文件目标要求,“十四五”期间,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石化化工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的提高,炼油、乙烯、对二甲苯、合成氨、烧碱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占比分别是50%、50%、30%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就《福建省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文件目标要求,“十四五”期间,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和流程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加强推广节能降碳先进适用技术,行业碳达峰政策体系和支撑体系加强完善。到2025年,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0月1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建议。意见指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重点,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监督管理,确保碳排放碳交易数据准确可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计量技术服务和技术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0月1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水平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意见中提到,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重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加强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全方面实施入黄支流消劣
10月16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涉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这中间还包括《某科技公司诉某文化公司、某传媒公司名誉权纠纷案》,某网络自媒体编造虚假信息发文称,“蚂蚁森林”利用全国用户积攒碳排放指标,再将指标卖给重污染企业,侵害有名的公司名誉权,被法院判决承担侵权责任。
10月8日,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中碳登公司主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碳配额自愿注销证书颁发仪式举行,9家参与亚运会碳配额捐赠的重点排放单位获得了自愿注销证书。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以淼,省厅综合处、低碳发展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北极星电力网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融媒体中心获悉,10月9日上午,国能博州“两个联营”综合能源示范项目2×660MW火电+4000MW新能源开工仪式在博乐市举行。国神博州示范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在疆首个按“两个联营”模式整体规划布局,集供热、供汽、供电、调峰、储能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国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3年10月7日至2023年10月13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甘肃电投常乐电厂4×1000MW调峰火电项目(3、4号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10月9日上午,甘肃电投常乐电厂4×1000MW调峰火电项目(3、4号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会议在常乐发电公司顺利召开,标志着
近年来,鄂尔多斯深入贯彻落实习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主动承担起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大政治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新路子,聚焦市委“三个四”目标任务,打造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五大基地”,即,建设国家煤炭保障基地、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3年9月25日至2023年9月29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中国华电印尼玻雅项目全面投产雅加达时间9月21日18时整,由中国华电投资建设的印尼玻雅2×660MW坑口燃煤电站项目2号机组顺利完成整套试运,圆满实现年内“双投”目标,全面移交生产。详情点击2×660MW!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现就逐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优化环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关于逐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3年9月18日至2023年9月22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世界首台“五塔合一”百万千瓦机组脱硫吸收塔建成落地9月9日,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首台“五塔合一”百万千瓦机组脱硫吸收塔项目——甘肃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一号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3个地方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相关阅读:华北、华东10个地方2023年1-7月发电量情况华中、华南8个地方2023年1-7月发电量情况1、2023年7月,重庆市总发电量1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火电发电量80
政策福建省促进AI产业发展十条措施2023年9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对获评国家AI创新应用先导区或国家新一代AI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地区给予1000万元奖励。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若干政策举措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华中、华南地区8个地方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相关阅读:华北、华东10个地方2023年1-7月发电量情况1、2023年7月,江西省总发电量1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其中,火电发电量14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水力发电量6.8亿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华北、华东地区10个地方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1、2023年7月,北京市总发电量4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其中,火电发电量4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水力发电量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0.9%;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
9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6亿千瓦,同比增长11.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1亿千瓦,同比增长44.4%;风电装机容量约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8%。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423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76小时。其中,水电1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2023)粤01民终23420号民事判决书,判令广州恒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深电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支付违约金84220285.69元。该判决为终审判决。至此,广受业内关注的深电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售电公司”)与广州恒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广州恒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深电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支付违约金84220285.69元,驳回深电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1041800元,由深电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担603096.54元,由广州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吉林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未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电力设备事故和电力安全事故,为人民群众欢度“双节”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东北能源监管局格外的重视“双节”电力安全和保供工作,一是提前谋划,印发《关于认真落实中秋、国庆节及迎峰度冬期间电力安全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安徽电力市场发电企业信用评估细则(试行)》意见的通知。细则中提出,细则适用于参与安徽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包括火电(燃煤、燃气等)、新能源(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安徽电力市场发电企业信用评估结果分为AAA、AA、A、B、C五个
近段时间,随着国内现货市场改革的快速推进,“负电价”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今年早一点的时候的“五一”期间,山东首次连续出现22小时的负电价,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山东电网在9月30日、10月1日连续两天的日前、现货交易价格中,又出现负电价,引发了能源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从国外电力市场来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3年9月下旬受理新能源发电企业准入结果。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3年9月下旬受理新能源发电企业准入结果的公告各市场主体:根据《关于修订印发安徽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的通知》(华东监能市场〔2022〕9号)、《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安徽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辽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发布《辽宁电网2023年发电企业结算实施细则》的通知。细则中提到,发电企业合同结算次序为电供暖交易、省间绿电交易、省内绿电交易、省间现货交易、应急调度交易、调峰支易、中长期外送交易、优先发电、代理购电交易、省内其他中长期交易。中长期结算模
为更好发挥电煤中长期合同“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切实做好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依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部署,9月19日,优化完善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座谈会在中电联本部召开。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燃料分会联席会长安洪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出席会议并讲话,华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关于发布发电企业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之三十四。华电(枣庄)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发电企业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注册生效。详情如下:
市场化发电企业结算情况8月,共结算市场化发电企业上网电量138.51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2.06%。其中,火电上网电量108.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20.61%;风电上网电量16.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2%;光伏上网电量13.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1-8月累计结算市场化发电企业上网电量1102.62亿千瓦时,同比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就拟修订的规章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国家发改委修订形成了《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发电企业应当在生产运行阶段开展电能质量监测工作,针对自身原因引发的电能质量上的问题主动采取防治措施。新能源发电场站应当配置电